找到相关内容67篇,用时3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我国历史上的著名禅僧(二)

    :“你得到什么来?”  希迁回答:“未到曹溪也未失。”答语的意思是说,我在未到曹溪以前,就已佛性,所以没有失掉什么。  接下来,行思问得很难回答:“你既然没有失掉什么,那又何必去曹溪呢?”  然而希迁的回答,却妙得让人叫绝:“假如我不去曹溪,又怎么知道没有失掉什么呢?”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我不到曹溪,又怎么知道自己佛性呢?  就这样,由于希迁机辩敏捷,悟性天成,所以深得老师行思的欣赏,被誉之...

    洪丕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75266634.html
  • 超越与回归——试论道一对禅宗超二元对立思想的实践

    百丈,作礼而问:“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百丈说:“大似骑牛觅牛”。  我们说妄念空,无须更新,佛性,无须再求。  百丈禅师继马祖之后,将对禅与生产劳动结合,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制度,... 来  (天津市蓟县盘山天成寺)  ------------------------------------------------------  佛陀于灵山会上拈一枝莲花示四众,百万人天不解其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43242505.html
  • 缘起的面面观(上)

    :“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故不能证得。”这是从佛性的如来藏思想,显示佛陀正觉的内容。一如中国祖师六祖慧能所说的:“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真常唯心论者,以“自清净”、“不生灭”、“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来说明自性。凡圣一如,此自性也是佛性、法性、真如、如来藏。释尊的正觉即是这个,所证与所说都是这个佛性的不同层次之阐述。然而,依...

    超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1649215.html
  • 你“信”吗 ——认识佛教的“信”

     信“能”,就是深信自已佛性,只要按照佛陀开示的正道精进修习,就一定能象古往今来的圣道成就者一样,开显出清净圆明的佛性,到达解脱自在的圣境。这就是佛教“信”的内容。从实质上讲就是一个“道”字,是...世间的真相,这就是痴,人生的真相是缘起性空、无常变易的,众生本来无有独立不变之我性,而又清净圆明之佛性。可惜众生无知,妄执有我,起贪造业,而陷入轮回苦海,不知何出。佛陀以他亲证的真理开示众生,只要...

    成忠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3849828.html
  • 印顺及其佛学思想

    无碍的法性论,又由法性论而演化为佛性论,再进就是“本来是佛”论了。这一中心观点是建立在印顺法师长期而缜密的印度佛教研究基础上的,足以引起我们对于中国传统佛教的对照反思。   今年4月20日,印顺法师...观思想,融会贯通,形成了对佛法从印度到中国,历史与现实等问题的通盘性见地,并写作和讲说了大量成部的著作,代表作则是写于1942年的《印度之佛教》。这些极原创性的思想包括他对印度佛教史流变的五期分判;...

    郑群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25651108.html
  • 龙树以后的大乘经典

    永恒的“大我”,那末,一切众生具有此“大我”,从本体上看,佛与众生,平等平等。假如没有平等的法身,众生修学佛法也不能成佛,此一成佛的可能性。在佛称为法身常住,在众生即称为佛性。  三、一阐提可以...如来藏的现实面。  在经中,到处反复地说明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用此以释人生 宇宙的现象及本体。现在介绍如下:  一、五法:此在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成唯识论、佛性论等均有说到。即到①名——...

    圣严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1751542.html
  • 大悲观音菩萨法门

    相应相融,安住法界,一念清净,自性,当下自身即是观世音。   佛法方便有多门,众生我念执深,常执何法为高低?不知佛性无差别,法法平等。圣凡之异,乃此真智和妄识分别,穷究万法之根源,诸佛之修证,莫如...清净圆明“戒定慧”相契相融。自戒得相应,自定得觉受,自慧成证量,山河大地,虚空法界,所展现出来的,无不佛性。观音之慈悲广大,能容天下物,虚空无尽,无处不现身,即是此理。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91657831.html
  • 佛教事业对社会的贡献

    智慧后,就发现人生在物质世界中,另有真理生命的存在。这超乎物质的真理生命,就是人精神界的良知良能,亦即是人人佛性。正因为人的佛性,人的佛性平等,所以人与人之间,原是息息相关,物我同体的。故人...可知,佛出世的怀,是欲令众生共成佛道;佛创立佛教之目的,是在于大乘教法,入世救世;其教化的对象,亦唯有菩萨。菩萨在诸佛慈悲的教化中,在大乘佛教思想的启示下,必然激发趣向佛果菩提的意志,一方面努力开发...

    文珠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65059536.html
  • 不变随缘—美国弘法的挑战及中国佛教经验

    家人结婚、成家、未受戒是正常,不知这是佛陀所严禁的。  诚然,人人佛性,出家、在家皆可开悟,在家居士对佛教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但佛法博大精深,有家累、工作责任及世俗牵挂之在家居士,实难取代全心投入...宗教交流  宗教应是人类和平的力量,相反的,在历史上常常成为压迫、争执、腐化、战乱的根源。各大宗教中,佛教是最和平包容的,因此也应在现代扮演一个积极的促进各大宗教对话、交流、和合共处、甚而合作的角色...

    见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55665317.html
  • 佛法义理(3)

    转愚成智,转凡成圣,成就出世圣果。  般若智能能对治愚痴。众生之愚痴,约而言之有三:不信三世因果、不知诸法缘起性空,不明诸法实相、佛性之理。就度脱愚痴而言,佛法之智能亦可归纳为三:一、明白三世因果...空故。”若能以智能观照,明白缘起性空之理,则能不住缘起,毕竟解脱。三、明白实相之理、佛性之理。了达诸法缘起性空之后,更进一步亦不住空,安住实相,深信人人佛性,不假他求,此乃最究竟的般若智能。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5447721.html